总结
事项 | 预期 | 结果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检查睡眠情况 | [x] | 睡短了 | |
早饭 | [] | ||
咖啡 | [x] | ||
GTD | 检查状态,写日记,提交Git | [x] | |
黄金价格 | 查看低于570买入 | [x] | 库库涨 |
茅台申购 | [] | ||
微软积分签到 | [x] | ||
多邻国 | [x] | ||
午饭 | [x] | ||
维生素 | 鱼油 复合维生素x2 | [x] | |
笔记整理 | [] | ||
卡林巴 | [] | ||
vscode笔记系统 | [] | ||
rust cookbook | 补充笔记 | [] | |
计蒜客dp | [] | ||
锻炼 | [] | ||
晚饭 | [x] | ||
leetcode每日一题 | [x] | ||
typing.io | wpm20 | [] | |
鼠标定位 | 命中率40 暴击率40 | [] | |
早睡 | [] |
碎碎念
终于还是准备使用qt了,下载。
根据近期发生的事件,我对于 知识共享 这件事 产生疑问 引发了思考。首先,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,个人的经历造就了知识面的不同,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了解的东西。简单列举一些我有印象的问题,并且都可以简单分类,有些需要一定时间学习练习的,有些只要知道一次就能完全掌握的,有些不常用的还需要记录下来:
疑问 | 解决方法 |
---|---|
我不知道去忠信取快递的最新方法 | 经验 |
姐姐知道爷爷的呼吸机维护方法 | 记录 |
我不知道去忠信卫生院的看病方法 | 经验 |
lx知道生日礼物/玩偶挂件的选择 | 记录 |
我不知道浦城各个收费/免费的停车地点 | 记录 |
lx不会开车 | 练习 |
姐姐知道永辉4L开了新网吧 | 经验 |
我不知道打牌/打麻将的方法 | 经验 |
我不知道老家做客/散烟/喝茶的礼节 | 经验 |
晨进知道遗迹2boss rush的流程和polygun获取方法 | 记录 |
dyx不知道可乐鸡翅的做法 | 练习 |
我爸妈不知道电脑连接电视屏和投影仪的办法 | 经验 |
dyx不知道怎么乘坐动车 | 经验 |
我不知道狗的皮肤病种类 | 记录 |
我爸妈不知道通过网络了解去福州的公共出行方法 | 经验 |
我爸妈不知道通过网络了解福州的酒店住宿 | 经验 |
我一家不知道福州的景点 | 经验 |
姐姐不知道怎么搜索盗版资源 | 经验 |
我不知道我现在找工作怎么做才是最好 | ?经验 |
除开练习类、未解决的、主观性强的问题,剩下:
- 经验类问题,经历过一次就可以掌握的,但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就不知道
- 记录类问题,时间久了不接触自己也会忘
只要方法行之有效,记录下来,就可以分享。在计算机行业,这种方法最为常见,新入职的员工,有一位至多位老员工带领,并且提供文档和源码进行学习,达到快速掌握知识的目的。
那么这种方式能不能扩大,提供一个全网的知识检索平台?我思考的结果是难度很大,几乎不行。网上也有很多进行拓展的案例,但是我认为大部分都是失败的,面对传播广的平台,在资本的诱导下,或者知识水平的限制,用户提供的信息就会有大量冗余和错误,没有规范的格式和审核,很容易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部分公司会选择私域运营,但是在“破圈”的影响下,也只是慢性死亡,大量的低质内容总会跟着流量走,败掉一个又一个社区。 例如 百度搜索,百度知道,百家号,csdn,抖音,快手,酷安,这些我觉得是凉透了。部分正在凉透的还有,知乎,小红书,Bilibili。只有相对新的,或者访问难度大的,还在存活但也在凉的路上,例如,小黑盒,维基百科。所以我不打算整个类似维基百科一样的东西出来了。
我主观认为人脑是拿去思考的,而不是记忆的,只有反复使用的内容才会被大脑强化,不用刻意记忆。类似CPU,只有少量的高速缓存,而不是内存或者硬盘。所以个人的知识积累还是需要的,我开始记笔记。但是笔记内容很有限,前文列举的生活问题,我都不会记录在内。但是确实是有分享的必要。
让我把这些东西记录到笔记中或者博客里,写起来分类很麻烦,分享起来看着也麻烦。所以,我想买一个打印机,打印出手册,这样家里老头老太太应该也能拿去对着看。
btw,我爸说狗的皮肤病解决办法是抹柴油,因为某个亲戚使用有效……
今天的力扣也很简单。不过我是暴力过的,面对更大的数据范围,应当使用数位DP,我刚刚看了一个入门。
今天又被Qt骗了,官网在线安装包下载的又是商业10天试用版,如果要开源免费,那就要自己编译Qt,我打算先看看Dear ImGui先。